《捕风追影》:上映九天票房5.52亿,成龙再证“尚能饭”
截至昨晚8时,暑期档唯一犯罪动作片《捕风追影》上映第九天票房突破5亿元,达5.52亿元,暂列今年暑期档票房榜第五。目前,淘票票标记“想看”人数达27.3万,影片预测总票房将冲至11.5亿元,大概率跻身暑期档票房前三。 该片由杨子执导,成龙、张子枫、梁家辉等主演
截至昨晚8时,暑期档唯一犯罪动作片《捕风追影》上映第九天票房突破5亿元,达5.52亿元,暂列今年暑期档票房榜第五。目前,淘票票标记“想看”人数达27.3万,影片预测总票房将冲至11.5亿元,大概率跻身暑期档票房前三。 该片由杨子执导,成龙、张子枫、梁家辉等主演
随着月中主打影片《捕风追影》首周末以票房将将过两亿元的成绩登场,暑期档的大势提前揭晓。好消息是,2025年暑期档止跌回暖。现实点讲,中国影市在这个夏天依旧等待突破。
在狭小空间的打戏中,成龙和梁家辉使用了浑身解数。虽然在影片中看起来只打了五分钟,镜头也很丝滑,看起来二人只是拼尽全力战斗,不用担心其他。
71岁的成龙与67岁的梁家辉,二十年荧幕重逢,变成了宿命对手。
都让这部动作爽片,拥有了足以叩问人性的重量。没错。最好的商业片,从来不只是感官的狂欢,更是心智的共鸣。爽片的魅力,本就来自于此。而市场。也从未抛弃好内容。观众始终在渴望看到更多的好作品。连71岁的成龙和67岁的梁家辉,都依然在打、在拼、在燃烧。作为观众的我们。
影片讲述了一伙天才盗匪劫走数亿资产,却凭借超强反侦察能力全身而退,戏耍警方“天眼”系统。一筹莫展之际,澳门司警局请回了隐退多年的跟踪专家黄德忠(成龙 饰),他培养年轻司警何秋果(张子枫饰)等人,重组“神秘跟踪队”,最终锁定了盗匪团的幕后狼王傅隆生(梁家辉 饰)
2025院线热潮正盛,成龙携新片《捕风追影》强势领跑,他的电影以硬核动作和独特的魅力点燃了银幕,为观众奉上精彩之作,稳居热映榜首实至名归。快来看看还有哪些热映影片吧!
成龙+梁家辉+张子枫的组合,听着像三代人拼桌,结果动作戏一开场,观众直接闭嘴。豆瓣8.1,不是刷的,是真打。拳拳到肉的声音一出来,隔壁厅的特效大片瞬间像动画片。
据灯塔专业版数据显示,8月24日,暑期档唯一一部犯罪动作片《捕风追影》在上映第九天票房突破5亿元。截至8月25日,该片以5.71亿元暂列今年暑期档票房榜第四,淘票票标记“想看”人数高达27.3万,预测总票房将冲至11.88亿元,大概率将跻身暑期档票房前三。
今夏,电影业确实比预期的还要兴盛。一个接一个的冷门和惊喜一个接一个地发生,最初称之为第一个“南京摄影公司”,现在被后来者追逐,临时跌至第三个。好像不好说票房冠军位置会落到谁头顶。
电影《南京照相馆》月度票房达18.37亿元,居8月票房榜榜首;《浪浪山小妖怪》《捕风追影》凭借12.38亿、5.43亿元票房分列第二位、第三位。
由成龙、梁家辉、张子枫、此沙、韩国男团SEVENTEEN成员文俊辉、周政杰和林秋楠等合演的电影《捕风追影》,昨日(24日)于澳门举行首映礼,相隔20年再合作的成龙、梁家辉,联同两位新生代演员文俊辉、周政杰和自编自导的杨子一起现身,吸引大批影迷支持,场面非常热闹
最近电影圈最火的事儿,非成龙主演的《捕风追影》莫属。71岁的成龙带着这部新作杀回大众视野,上映后票房一路飙升,豆瓣评分高达8.1,成了近十年国产同类型影片榜首。
2025年暑期档,71岁的成龙以《捕风追影》打破“烂片魔咒”,用一场酣畅淋漓的“猫鼠游戏”证明:真正的电影精神,无关年龄,只关乎匠心与传承。这部豆瓣8.1分、票房破5亿的动作犯罪片,不仅是成龙近十年口碑最佳之作,更成为一堂生动的电影课,为行业注入对技术、表演与
影片点评:龙叔老兵新传,算是近十年成龙最出色的电影。叙事紧凑不拖沓,动作场面与温情调剂张弛有度,尽管英雄迟暮,龙叔的动作设计仍属水准之上,还是那份熟悉的拼劲。而且张子枫的角色很飒,有些小时候看“龙叔与小玉”的经典搭档神韵。 就是反派塑造有些遗憾。看得出想打造一
截止8月24日,八月月度票房突破了50亿元,远超去年八月的40.31亿元。
据网络数据平台,截至8月24日19时25分,2025年暑期档(6月-8月)总票房(含预售)突破110亿元,《南京照相馆》《浪浪山小妖怪》《长安的荔枝》暂列档期票房榜前三名。
2025年暑期档,一部名为《捕风追影》的犯罪动作片以黑马之姿点燃市场。影片由成龙与梁家辉双影帝联手,凭借紧凑的剧情、硬核的港式打斗和致敬经典的叙事风格,上映首周便斩获4亿人民币票房,超10万观众为其打出8.1的高分。从街头追车到密室缠斗,《捕风追影》不仅复刻了
京产电影《捕风追影》上映5天,票房破3亿元,被观众誉为“近十年最好看的动作片”。日前,该片导演、编剧杨子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,《捕风追影》想将那些闪光的“老手艺”呈现在观众面前,“时代的风云呼啸而过,但有些老手艺和优秀传统品质值得被书写”。
说它惨,不只是数字难看。影院里,排片表一换再换,黄金场次直接让给《南京照相馆》和《捕风追影》。观众连吐槽都懒得打长句,短评区清一色“浪费钱”“睡了俩小时”。口碑崩得比票房还快。